2)第七十一章 良心变黑了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务必将外科护理技能,悉心传授于重返大明朝的三万汉家儿女。”

  “对了,与罗亨信再郑重交代一遍,朕留给三万汉家儿女的六十万两安家费还有那一万头黄牛,让他给朕盯仔细了。谁敢动一丝一毫,立斩后奏!”

  “朕知晓,就算将三万汉家儿女统一安置在几处地方,也定有那猪油蒙了心的家伙,会想出各种办法骗取这些可怜人的安家费……”

  “监察御史张洪,是个能体察民情明断是非的正直人。让他和黄裳还有魏贞三人巡视宣大各地安置点,务必杜绝发生在三万汉家儿女身上的坑蒙拐骗的事情,待到过年之际再重返京师朝堂。事办好了,朕亲自给他们三人接风洗尘。”

  此行的监察御史,刚刚挑出来的这仨,算是最公正刚直,且与王振没有任何关联的。

  敢在筵席上进言旁人不敢不想不愿说的话,张洪此人,王迪也准备好好栽培一下。

  刷点基层经验值,多多了解民间疾苦以后,待到考成法一出,想必会有不少人因此而落马。

  到了那个时候,有些重要的岗位,交到类似于张洪这样的人手里面,既能安心又能省心。

  “哦,对了,于谦上奏与朕言及,当初为了保证三军行进安全事宜,曾发生了踩踏庄稼的事情。奄遏下水大捷过后,他说下面的衙门,组织了不少农户拒绝上报损失,权当庆贺……”

  “哼,庆贺?朕用得着此等昧良心的庆贺吗?这群蠢货,就不知人言可畏四个大字怎么写的吗?净特么给朕没事找事干!”

  “认认真真统计出农户的损失,该补偿多少就补偿多少。返程之前,这事…给朕必须办妥了!”

  深呼一口气,挥散心中些许怒气过后,思虑片刻,暂时想不出其它要交代的事情,王迪挥挥手示意小李子去传达旨意。

  “陛下,这三万汉家儿女还有宣大二城的黎民百姓,肯定因为您的仁厚爱民之举而引得四方称颂。”

  “以后的史书上,奴婢能想象得到,后世人定会将您书写成一位爱恤民命、体察民隐的千古圣君!”

  端来香茗给皇帝润润喉咙之际,杨蜜还不忘了拍拍龙屁,疏导疏导有一点小生气的皇帝。

  说实在的,眼前的皇帝,对于底层百姓的在意程度,在她看来,已经不亚于太祖高皇帝的了。

  这一点,确实有点出乎她的意料。

  毕竟太祖高皇帝的出身,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乎重视底层百姓也说得过去。

  但眼前这位年轻皇帝,可是从小长在深宫当中,锦衣玉食,养尊且处优。不曾想,对民间疾苦,却是知之甚多。

  “当初,许多文人士子,尤其是支持张九四的江南文人…这些人都瞧不上眼的太祖高皇帝,就是指着这些旁人看不上的泥腿子,才能起家立国,重开大宋之天。”

  “底层的百姓,虽说多为无知愚昧之辈,但只要不耽误他们的吃穿用度、婚丧嫁娶…大蜜蜜你说,这些人得蠢到什么地步,才能干出竖旗造反这种事情?”

  “朕怕的就是,有人见不得底层百姓享上哪怕是一点福啊!”

  “唉…大明朝的文武百官,他们的半只脚,已经踏进了朕的谋划当中。或以名利二物笼络他们,或以考成法制约他们,总归是在他们的心中拉紧了一根弦。”

  “但是,那些处在最底层的官吏油子们,却是最多…也是最易坏事的家伙们!”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两个事儿,是王迪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难题。

  在他看来,大明朝的韭菜们,只能由他这位皇帝或是经他允许的人,才能定期收割。

  私下割韭菜的,这特么就是国贼!

  再结合后世的种种情况,王迪知晓,不易被察觉到的底部基层,才是承上启下,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只不过,想要杜绝基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涉及到皇权下乡这一最让统治者苦恼的事情了。

  毕竟,不管什么时候,朝廷下达的各项政策,终归是要人来执行的。

  落实到乡村这种最基本的人员构成单位上,在王迪看来,短时间内,只能说……

  政策执行得怎么样,全凭这些人的良心与操守了。

  可惜的是,很多人的良心,怕是早已变黑了!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