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上架感言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如少做;少做,不如不做,这么个为人处事的原则,大家心里都清楚。

  我想,也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也许正是因为他和朱厚照身为皇帝,却秉持锐意进取的改革心,敢于打破现状,因此才赢得了伟人的赞许。

  当然了,在这其中,肯定也有他们借此机会巩固皇权的私心。

  现如今,大家都是从土木之变的结果往回看,所以,无论怎么看,都不顺眼。

  就像看待李二那样,许多人都是从后往前看,只见到了他的丰功伟绩,而刻意忽视掉了他的残暴。

  古人云,不以成败论英雄。

  如果知道事情结局是坏的,人人都不去做都不改变,也许伟大的汉民族,早就消亡于历史长河当中了。

  就像扶老人的冤案,瞧瞧人心都变成啥样了,心里没点数吗?

  如若家里没点银钱,敢在这种环境下继续做好人好事,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朱祁镇意图改变现状的勇气,我换位思考了下,绝对要比这个强出不少。

  骂两句“叫门天子”或是“猪骑朕”,上下动动嘴皮子而已,是件很轻松的事。

  但理性看待问题,对许多人而言,却很难!

  朱祁镇是有缺点,做的错事也有很多,但却不能因此而彻底忽视了他个人的闪光点。

  况且,土木之变前前后后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谁能说得清?

  个中细节,如果按照现有资料,许多都经不起推敲。

  就像许多人都知道的康乾盛世,我很好奇,在这样一个明确记载于历史课本当中的盛世,为何卖官鬻爵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呢?

  还有,康乾盛世时期,全国各地早就推广了土豆、红薯还有玉米这一类耐寒耐旱且高产能的农作物。

  那为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每年都在闹饥荒?

  再就是,为什么明明做了许多实事好事的雍正,他的名声反倒如此差?

  多看看,多听听,多深究一下里面的原因。

  也许你就会发现,我说的,和你认为的,其实都是错的……

  写了这么多废话(某些人愿意看作是洗白,那就随你们了),除了抱怨两句以外,只是在此想告诉大家,多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要为了追求别人的认同感而人云亦云。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追读此书与看过此书的读者们。

  衷心祝福你们,虎虎生威,虎年行大运!

  新年快乐!

  帅气天成的诸君们^-^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