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一章 奸商误国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粮,或将推得粮价更高。”

  “那能否查出究竟何人屯粮?”

  杨廷麟苦着脸摇头,“若顺藤摸瓜,有个数月工夫或能查到些眉目,然则,闽南饥民怕等不了许久……”

  朱琳渼闻言一愣,只觉得浑身力气却无处去使,他又看向杨廷麟,“那依杨阁部之意,眼下当如何处置?”

  杨廷麟额头淌下几缕冷汗,咬牙道:“下官以为,只能由朝廷再加拨灾银,复令饥民俭省吃用,或可渡过难关……”

  “加拨多少?”

  “至少还需一百五十万两。”

  一百五十万两?!朱琳渼攥紧了拳头,眼下国库里倒是有这么多银子,但那可是大明未来发展的“基金”,难道却要便宜这些奸贼不成?

  他心里这个恨!

  一旁杨廷麟见辅政王面色不善,虽心中怯畏,但又想到他初至闽南时那饿殍盈道、易子相食的惨状,仍是向前半步,拱手道:“殿下,灾情紧急,还请殿下早做定夺。下官……下官赈灾不力,只待秋收之后便自请辞返乡。”

  “奸商误国,杨阁部莫要太过自责。”朱琳渼按下怒火,强令自己冷静下来,又问道,“现在官仓的储粮还够消耗多久?”

  “回殿下,若省着吃,还能坚持十二三天。”

  朱琳渼点了点头,也就是说十多天后便会有成千上万的人饿死,但拿国库的银子喂给奸商他又实在不甘。

  半晌,他对杨廷麟道:“杨阁部先回去吧,我明早再答复你。”

  “下官……遵命。”

  朱琳渼一夜未眠,取了纸笔,将头脑中后世各种打击囤积居奇的案例一一列出。

  当他写到“上海米棉之战”几个字时,手下忽然一顿。

  所谓米棉之战,便是在1950年时,大量投机商利用上海刚刚解放物资匮乏之机,联手买断“两白一黑”,既大米、棉纱和煤炭三种生活必需品。而后囤积惜售,大肆哄抬物价,致使上海物价短时间内暴涨二十多倍,进而引发全国性商品涨价浪潮,普通人的生活受到极大冲击。

  这与眼前福京的情况何其相似?朱琳渼立刻又忆起当时我党的应对手段,说起来很简单但却极为实用,便是从全国集中调运“两白一黑”物资,在上海大量抛售,以平抑物价。

  抛售持续一段时间后,物价越来越低,投机商再也按捺不住,只得跟着亏本抛售囤积货物,最终物价得以稳定。

  朱琳渼双眼微眯,暗忖或可在福京照猫画虎。但他旋即又微微摇头,当时我党能将物价压下去,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具有巨大的物资来源——能从全国各地调拨物资,集中平抑上海物价。二是手里经济能力够强,可确保投机商无力将抛售的物品全部吃掉,最终爆仓。

  而这两点他却都不具备。

  眼下朝廷治下实则仅有赣、闽,而这两地能收购的粮食几乎已全被奸商买断,还能从何处调来粮米呢?

  况且就算找到米源,也不能将国库里的银子都拿去平抑粮价。但若不投入上百万两银,又很难左右市场走向……

  他手指轻点桌面思索着,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案头的那一沓公文,其中有一卷发黄的厚纸令他心中一动。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