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六章 工艺标准化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大明百姓对朝廷失去了信心。

  而相反,若大明复夺南京,祭拜皇陵,令能使全国上下士气大振。自此明、清攻守易势。

  二则南京的地理位置也极为重要。这里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又是扼守明军北进山东、河南的要冲。同时建虏自此向南,还可随时威胁最为富庶的浙江。

  而且据情报来看,洪承畴还在不停地朝南京方向调兵。朱琳渼心中暗叹,这北伐南京之役必是一场硬仗啊。

  故而不止要做好军事上的准备,情报收集、经济储备、后勤辎重甚至舆论宣传,一个都马虎不得。

  夺回旧都之战,必须打得干净利落!

  他习惯性地将密报递给坐在马车对面之人,“这北伐之前,须得先收两广,平滇乱……”

  而对面那人却有些尴尬道:“殿下,学生对军伍知之甚少,实难为殿下分忧。”

  朱琳渼抬头间不禁失笑,“我一直思索军伍,倒把宋先生当元子了。”他转问一旁石霖,“离军器局还有多远。”

  “回大人,仅剩二三里地。”

  “上次来这儿已是一年前了。”朱琳渼望向军器局方向,“此番我便要扎在这儿一段时间,工艺标准化乃是重中之重,福京军器局这个示范必须得做好了。”

  他又望向宋应星道:“往后就要靠宋先生照此推广了。”

  “学生一定尽力而为。”

  “对了,鲁宁、熊忠他们都来了吧?”

  石霖忙拱手道:“他们与二十名工匠前日便已到了。”

  “好,”朱琳渼点了点头,“有他们来带学徒我就放心了。”

  这次他从苏记铁场调来的都是技术骨干。现在铁场那边已经走上正轨,便是少了这些人倒也影响不大,但他们的技术对福京军器局的工匠们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

  宋应星拱手道:“殿下,实则鲁宁等人昨日已在技工学堂授了一回课,效果甚佳。

  “便只是殿下所制的圆规、游标卡尺等物,便已让军器局这些闭门造车的工匠们瞠目结舌了。”

  一旁徐尔路接道:“而鲁宁并未他们所拜的师父,却如此细致地教他们手艺,更是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时代的工匠们因为匠籍限制,手艺通常都是父子相传。一来因为家里是匠籍,必须子承父业,孩子不学也得学。

  二来这手艺也是家族中吃饭的家伙,往往一点儿窍门,就能让自己的活计干得比别人好。而这点儿东西大多一说破就不值钱了,是以只有传给子侄才能放心不会泄露出去。

  故而所有工匠都是敝帚自珍,好的工艺很难在工匠中传播开。即便是收了外人做徒弟,师父大多也会给自己留一手,以防止教会徒弟饿死自己。

  如此一来,不但手艺一代不如一代,有时遇到自己子侄天资驽钝或者不喜做工的,甚至会有手艺失传的危险。

  而朱琳渼在大明推行工艺标准化的第一步,便是建立技工学堂,将基础的手艺作为标准课程教给所有工匠。

  只有建起大量的技工学堂,才能保证大明所需要的熟练工匠能源源不断的涌现,而且保证了手艺不会失传。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