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五八、忽报前方射名王(六)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这十余万人,也假冒不得……张尚书,这是大捷,十年未有之大捷!”

  张凤翼听了之后,却没有多少欢喜。

  便是十年未有之大捷又能如何,他在这其中可是没有出半点气力,这大捷,怎么能挽回他的命运?

  “我知道了……那又如何,与我们已经是无关了。”

  “张凤翼,你当真蠢了不成,这般大捷,咱们要做的第一是抢先向朝廷报捷,向天子奏功,第二是立刻召那俞国振来,称赞他此战打得好!”梁廷栋一阵焦躁,厉声喝道。

  他只是宣大总督,故此无法去对俞国振指手划脚,按理说张凤翼这兵部尚书、京畿督师也无权对俞国振下达命令,但如今俞国振所倚仗的主力是登莱兵和永平镇兵,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登莱兵与永平镇兵,可是归着张凤翼管的!

  也就是说,登莱兵与永平镇兵的功劳,只要运作得当,便可以是张凤翼的功劳!

  而此次功劳太大,就是张凤翼一人,也无法全吞下去。因此,梁廷栋来寻张凤翼,便是商量一下,双方如何想法子从俞国振那里将功劳揽过来!

  “召俞国振?”张凤翼在宦海浮沉这么多年,如何听不明白梁廷栋的意思,闻言精神猛然一振:“你是说,以此功劳,以此功劳?”

  “对,登莱兵与永平镇兵,原本就是你辖下,若无你我在后督阵,若无你运筹帷幄,哪里会有这般大胜?”梁廷栋的脸色微微扭曲起来:“此次建虏入寇京师,自我辖下破关,我自是罪责难逃,但我先有王朴斩首千余绩的功劳,再有此次大战督战之功,最多便是落职。而张尚书你大破建虏,杀其超等公额驸,救十余万百姓,戮近万建虏——任何一项拿出,都能堵住那些弹劾人的嘴!”

  梁廷栋一边说,一边注意着张凤翼的眼睛,看到原本死气沉沉的张凤翼,渐渐目光中有了神采,然后霍然站起:“当如此也!”

  “若是能成,张尚书只怕还能向上迈一步,内阁学士也未必可知!”梁廷栋乘机又烧了一把火。

  “我若为内阁学士,这兵部尚书,非梁公不能任之。”

  两人相视一笑,张凤翼早就想寻个机会解掉兵部尚书这个风险奇大的职务,哪怕不能升为内阁学士,就是转为其余哪个部任尚书甚至侍郎,他都愿意。这次歼灭近万建虏,截回十余万百姓,特别是击杀超等公扬古利,任何一个功劳,都足以弥补他此前的错误了,而三者加起来,他不升职,谁能升职?

  而且此前他畏战不前,现在就有了完美解释,是施展骄兵之计!

  “梁公说的是,我立刻召俞国振、刘景耀和孙临来。”张凤翼道。

  “张尚书还得多费点心,俞国振虽是猛将,却未必知道朝廷轻重。”梁廷栋轻飘飘地又补了一句。

  “那是自然。”张凤翼明白他的意思,若是俞国振不肯听他们摆布,那么还得有别的后手才对。

  “如此下官便回去等候张尚书的好消息了。”

  见梁廷栋出去,张凤翼也不送,他一个人在营中思来想去,只觉得此次冷口关大捷对自己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若说此前建虏入关,他无计可施,因此必死无疑,那么此次冷口关大捷则可谓天赐,让他不仅摆脱了此前无能的形象,还能凭此功劳得到升迁。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俞国振是否心甘情愿将他的头功交出来,以张凤翼所知,俞国振对于功劳并不是十分在意,只要以言辞打动他,他应该会同意。即使不同意——到了这五重安,那便是在他十万大军营中,莫说是俞国振,就是刘景耀这样的一镇监军、孙临这样的一镇总兵,也不是说杀就杀了!

  想到此处,张凤翼忍不住振声长笑,多日的惶急,一扫而空,笑声朗朗,震得大营都瑟瑟发抖。

  然后笑声嘎然而止。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