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五七、一片降帆出石头(一)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助徐霞客先生周游环宇,绕着地球一周,霞客先生为人谨慎,所见所闻,多有详载,就记着在我们东南,赤道再往南的小岛之中,便有上古遗民,茹毛饮血一如史书所载,由此可见,太史公所言,并非虚致。既然如此,有大功于民,方能为皇为帝,大禹治水有功,乃为夏王,此亦有功于民而为王者。”

  “后来赢政扫平**,书同文,车同轨,以其功绩可追古圣贤,故自称皇帝,这皇帝之初始也。”

  “故此,愚以为,是否需要有皇帝君王,非我所能言,非诸位所能言,乃天下生民方能定。若有人能有大功于民,天下生民欲立其为帝,则帝之矣。天下生民若以为帝王无用,则可废之矣。”

  俞国振这番话,倒是中规中矩,虽然有取巧的嫌疑,但还是让众人觉得满意。

  “近代帝皇,我独佩服太祖朱元璋。”紧接着,俞国振又道:“不,应该说,佩服他半个。”

  这话就有些大逆不道了,不但直呼太祖之名,而且还说只是佩服他半个。

  “朱元璋驱逐鞑虏,这是我佩服他的一半,但他终究跳不出圈子,因此最终为了家天下而兴大狱,乃有靖难之祸,这是我不佩服的一半。”俞国振又道。

  “太祖立下如此大功,传基业于子孙,遗恩泽于后世,有何不可?”

  “自然可也,但后世子孙若无太祖之能而有太祖之欲,如之奈何?”

  说到这里,夏允彝不禁哑口,确实如俞国振所说,崇祯便是没有朱元璋之能而有朱元璋之权欲,国事便至于此。

  “故此需要有贤相,正人在朝,约束帝王!”黄宗羲这个时候开口了。

  顾炎武听到黄宗羲这样说,情不自禁摇了摇头。黄宗羲还是那一套,无非是用相权来制约君权。

  “正人在朝……黄先生所说的正人,又是谁呢?”

  “自是东林、复社诸君子!”黄宗羲说到这里,眉宇微掀,瞪着俞国振:“俞济民,你早年起家之时,钱牧斋等东林诸公,张天如等复社同盟,都没少出力相助。但你如今已成大势,为何行过河拆桥之举,弃东林如敝履?”

  顾炎武又是苦笑。

  俞国振则是淡淡一笑:“黄先生说我起家之时东林复社没少出力相助……我想问一下,东林复社如何对我出力相助了呢?我要具体之事,而不是口头上说的相助。”

  黄宗羲张嘴欲言,但一时间,却找不到什么可以说的。

  “东林复社诸君,给我写了不少文章,但每一篇文章,我都支有稿费,而且借助我的书刊报纸,为东林复社诸君扬名,说起来,这是两利之事对吧?黄先生你当初诗文,也是领着稿费了吧?钱牧斋且不说,张天如人已不在,我也不欲多说他的恶言,我只问你一件事情,张天如所结交东林复社诸君子,有几人为张天如的后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