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八章重点转移_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恩,是个举人。被流贼裹挟,为保性命不得已从了贼。”

  这话就是半真半假了,不过林雅没去计较这个。席卷河南之后,李自成确实为许多读书人看好,都在惦记从龙之功。不过这个时空不一样,顾君恩真的是被逼着给李自成干的,并不看好他。因为历史上那个时空,清军有事没事来一趟,这个时空清军叫陈燮给打跑了。

  所以说,多数情况下,人都是被环境逼出来的。有点功利心,真不算什么。指望人人都有节操做一个圣人,那是扯淡。人性最初的本能就是“自私”。

  一番询问,诸多细节都能对的上,林雅选择了相信这个报信人,让他回去,告sù顾君恩,这个功劳给他记下了,不过晚上一旦打起来,他得自己保护好自己。

  襄阳,贺人龙的战报传到这里的时候,陈燮就知道李自成完蛋了。这就是流寇的特性,没有根据地,流动作战的后果。实际上在孟家庄一战之后,李自成的结果已经注定了。看看历史上的记载,李自成一度据有整个北中国。在他对鼎盛的时候,被清军和关宁军击败,从此一厥不振。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没法用是非对错来界定这些人。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进入河南之后,陈燮真切的感受到这个时代平民的苦难至深。人吃人这种惨剧比比皆是的时候,这个国家也就没救了。

  陈燮不是圣贤,就是一个很普通人。出现在这个时代,想做的事情不是什么做皇帝。无非就是尽量让中华文明走上一条自我纠错的道路。或者说,让这一天来的早一点。客观的说,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如果没有外力的影响,仅仅依靠这身的文化去改进,历史可能就会不断的陷入一个怪圈,不断的重复,然后改朝换代,局限性太强了。

  历史上一直到西方的入侵,这个国家在痛苦中挣扎了一百多年,才衍生出一批时代精英,领导着人民走上了一条自强之路。

  陈燮没有想过去领导什么,只想去推动。用什么推动呢?太复杂的事情陈燮觉得自己做不来,那就用利益吧。一个时代到另外一个时代的演变,或者一个朝代到另一个朝代的演变,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一些民族的精英。多数人都是随从者。

  站在这个角度去看历史的问题,陈燮不难发现,当他做的事情能带来带来无法抗拒的利益时,这个民族不乏精英分子去学习模仿。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和创zào能力,看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就知道了。

  选择襄阳作为据点,主要还是考虑到运输问题。这个时代的交通情况决定了,水路运输是最为便利并且最为节省的运输方式。大批的粮食走水路,在襄阳上岸,大批的流民走水路,离开这个看不到希望的地方。

  整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