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一章曾经的向往_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不带他玩还不行。人多了。资本多了,造船的买卖就来了。

  说到底,还是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靠行业标准就能挣钱。其他的利润较低的产业,交出去给民间资本去抢好了。以前看不准或者说不敢投入,现在要死要活的往里头投钱。这就是资本的趋利性。看见有利可图,资本爆发出来的热情,想拦你都拦不住。

  最后再强调一点,那就是制度问题。辽东、胶东半岛、江南(江苏),这三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绝对优势的暴力保驾护航,构建了一套对资本宽仁的社会制度。

  整个大明,也只有在这三个地方,在陈燮的军事保护伞下,商人不是官府代表的权利随意宰割的对象。也就是说,工业化最根本的前提,还是制度。

  平壤这个地方没有太多可留恋的东西,三日之后陈燮再次动身,前往沈阳。途中与杨廷麟再次密谈,最终就双方关系的定位和重dà的利益交换达成一致。很多东西是上不得台面的,达成一致之后,执行就关系到诚信的问题。好在陈燮的诚信度在朝廷看来是满格的,朝廷的诚信度虽然不高,但是陈燮还有满格的武力值。所以,他们也不敢乱来。

  最终达成的秘密协议,陈燮有计划的退出朝廷的权利核心,有计划的将其军事力量撤出京畿腹地。为此,内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主要有一下几点,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大发银行的货币发行权,并且华元为大明境内流通之唯一合法货币;以立法的形式,取缔船舶司,成立新的海关,交由陈燮制定的人员全权管理;成立盐业公司为大明旗下唯一合法经营机构,统一全国盐价,确保百姓能享受到一个较低的食盐价格;以部分海关税收和盐业收入为担保,逐年扣除利润,作为大明军队制度改革的投入。

  最后一条,才是大明朝廷最想要的东西。之所以放在最后来谈,还是担心触动陈燮的神经。只是杨廷麟怎么都没想到,陈燮答应的很干脆。要人,给,要钱,给,要武器装备,给!

  搞的杨廷麟都怀疑,这货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妄图颠覆大明的统治。仔细琢磨,怎么想都没想明白,怎么会有这么高尚的人。将信将疑的,最终还是达成了协议。

  陈燮是个高尚的人么?这要看从哪个角度看问题了。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角度,陈燮觉得自己还是比较高尚的。要是站在对军队和政权渗透的角度看,陈燮就不是啥好东西。大明议会这个制度,复兴社这个组织,就是陈燮最大的底牌。不管大明朝廷的内阁大佬们怎么严防死守,都改变不了他们因为实力不济和眼界太低,导zhì整个大明变成一个筛子随意渗透的结果。有趣的是,内阁对谈判结果极为满意,理由是陈燮的刺刀最终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