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章 洗足_奉系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合适的执行人员。就拿王安石变法来说,依靠一个衰朽的官僚体系,还有几个急功近利的投机分子,不论是推行任何法令,都会变成害民之法。”

  “没错,一帮歪嘴和尚念不出好经啊!拙言的意思是要选拔合适的官员了?”

  “有这个想法,办农场必须要有一大批的合适人才才行,不然我担心在大面积推广的时候,还会出问题!”

  王永江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就是张廷兰的厉害之处,在别人没有办法的时候,他能找到办法,在大家都欢欣鼓舞的时候,他又能及时的提出示警,什么事情都比大家超前了一步,这就是所谓的远见卓识。

  “铁龛先生,我也知道奉天普遍缺少合适的基层官员,因此我建议从现有的农场抽调,对有管理经验,头脑灵活的农民给予一定培训,然后进行特别考试,如果通过之后,他们就进入公务人员的体系,和其他官员一样考评升迁!”

  张廷兰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关键的选官问题,王永江也不由得不仔细思考,从民国以来,已经仿效列强,推行了文官考试制度,目前官场上主要是两大股liliang,一个是通过考试进入官场的新人,这部分人普遍知识水平很高,甚至有国外留学经历。第二股shili就是前清留下的旧官吏,满清虽然亡国了,但是这伙人不但没有下岗,反倒活得更舒服了。

  旧官僚自身问题多多,就不用细说了,而通过考试进来的一批新人,他们也经不起推敲,其实这也是民国时代的一个悲哀,老派人物不行,新派人物也是一样。

  由于教育不够普及,能够读书的人,家庭多半十分富有,而且他们的圈子比较小,彼此之间盘根错节,这帮人做什么事情,都站在自己阶层的立场上,只顾着为自己争取利益,这也就是新旧官僚一丘之貉的原因。

  张廷兰现在提出了从农场选官,换句话说就是让有农民背景的官员,大量进入官场,增添新鲜血液,这些农民出身的官员,就会站在最广大的农民立场上说话,这样就打破了原有的格局。

  王永江何等的精明,顿时就看透了张廷兰的心思,他想了想,然后问道:“拙言,这些农民能胜任官员的职责么?他们的文化水平恐怕不行啊!”

  “文化和能力并不完全对等,有些人没读多少书,却有雄才大略,就比如咱们的大帅,相反有些人读书越多,反倒脑筋越差了,根本不懂人情世故,没有任何的办事能力。另外我觉得可以利用别的办法弥补,比如从现在开始,就在各个农场,乃至全奉天,推动扫盲行动,大家都读书识字!”

  张廷兰在军队之中已经推行了扫盲行动,让士兵们读书识字,取得的效果十分理想,把这个行动扩展到整个东三省,也迫在眉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