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绝望中死去的甘地_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激――在锡克人建国时,英国人故意将一些印度教徒人口占优势的地盘也划给了锡克人。满足他们的“独立愿望”。当然,这是不安好心的。

  放走了锡克人后,减缓了印度内部的压力后,英国人立刻就变脸,开始压制印度地区其他的想要搞“印独”的势力。

  到1951年时,英国人维持其在印度的统制,主要依靠的军队,除了少量的本土部队外。另一支重要的主力,就是那些用所谓的“荣誉不列塔尼亚人”组成的“贱民师”和“首陀罗师”。

  这些由低种姓和贱民组成的部队。他们对英国人感恩涕零,甘地这伙人的印独主张,在他们在哪根本找不到市场。甘地甚至听到风声,英国人私下里甚至向这些“荣誉不列塔尼亚人”中的新上层承诺,他们会在未来的十年里,将印度南部的十个邦逐步地移交给这些贱民出生的人治理。

  也就是说。英国人正在改变印度南部的“阶级结构”。

  而英国人并不是在空口说白话。

  1944年开始,英国人在西孟加拉邦进行“试点”,开始实行“荣誉不列塔尼亚人”制度后,他们除了用一个空头的头衔替这些贱和低种姓“摘帽”外,还建立专门的学校。从这些贱民和低种姓中间召收幼童,培养知识份子。

  在当时,英国人把话说得非常地高调好听。

  “知识改变命运。”

  “荣誉不列塔尼亚人要想成为真正地上等人,必须拥有足够多的知识。”

  从1944年到1953年,九年的时间,已经够英国人培养出一代的“荣誉不塔尼尼亚”人中的知识份子阶层,然后用他们来取代越来越不安分印度“高种姓”。

  中国有句话,叫上层的那些椅子,动一张都是要死人的。

  诚然,印度上层中,有许多人都意识到种姓制度地落后性,坚决地要求废除,甚至在1950年后,成为印度的整个知识份子阶级都“公认”的道理。

  但是,知识份子这种“小资产阶级布尔什乔亚”份子的“浪漫性”、虚伪性和反(蟹)动性,恰恰就体现在他们的“言”和“行”上,体现在变革伤害到他们的利益后,自己的立场变化上。

  嘴巴上叫嚷反对种姓制度,可以满足这个阶级的道德优越感。

  可是当种姓制度被废除了,而且是“真真正正”地被废除了,伤害到他们的利益时,这些利益受损的的绝大部分人,往往会象被烧到尾巴的老鼠一般,在第一时间改变立场跳到另一端去。

  继承了林汉心中对人类阴暗理解的阿尔托利娅,非常清楚印度的知识份子们小资阶级是什么样的嘴脸――其实各国的小资小清新在这一点都是一样的。

  于是,她提出来的作法,就是在印度进行“试点”,“真真正正”地废除种姓制度。

  首先开始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