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 王屋山事变_大唐之暴君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王屋山事变

  司徒伯雷现在面临一次艰难的抉择,他隐居王屋山乃因当年兵败,大明国灭,虽然没有战死沙场,却也带着残兵退隐王屋山,一直坚持着抗清事业,直至吴天出世,大清帝国终于遇到毕生灭国劲敌。

  当他听闻满清灭亡,两百多万鞑子人头摆放在京师成为京观,这是有史以来第二次有汉家儿郎敢明目张胆的杀胡。五胡乱华时期的武悼天王冉闵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备受历史谴责,未受史官和儒家之敬,相反把冉闵列为乱臣贼子。他明白武悼天王被历史黑了千年之久,也是新明建立后,忠烈祠中,第一个拯救于民族危难的英雄第一位便是冉闵,其功绩和保护民族存亡的事迹得以流传出去,就连北方说书人也在讲述冉闵当年的丰功伟绩。要不是遇到满清鞑子剃发易服令,多少人头落地,他也不会切身体会到冉闵当时的心境和看到民族生死存亡时的悲愤。

  生在太平世界是不会思念这些曾经为民族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岳飞能名传千古,乃因岳飞不是帝王,他只是一个臣子,那忠君之思,备受历代王朝的推崇,没有哪个帝王不希望得到像岳飞这样的忠臣良将。

  冉闵的失败在于冉闵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并未臣服晋国,这才是冉闵没有在历史上得到公正的评价。他比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更加不如,不是他不如武则天,乃因冉闵是个失败者,虽然挡住了五胡视汉人如两脚羊的命运,他那以暴制暴的血腥手段不得历代儒家和帝王的仁义思想所包容,他的悲剧,在他发出了屠胡令后就已意料了自己的结局。

  不论冉闵当时屈身于胡人,又见汉民如羊,但凡有点血腥之人,没有人心中不愤恨的。虽然带着不少政治因素在里面,但不能抹杀他挽救民族于危难之功。从王朝更替而论,他是个乱臣贼子,从民族而论,他是个真正的民族英雄。

  时受鞑虏屠戮而影响了民意,多少前明百姓不知汉之由来,也不知汉有个民族英雄冉闵。这些都是统治者为了统治而掩盖了历史真相,后事王朝为了统治,何尝没有伪造历史。整个大汉民族史也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法剥开这个历史迷雾,除非你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了解当时的社会真相,不然就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案。吴天把冉闵列为民族英雄,也是考虑到此点。何况他第一世生在黑古风严重的年代,产生怀疑就太正常了,毕竟后事各种伪造和黑粉严重,各自维护各自的利益群体,就没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的。

  但凡与政治有关的事情,从来就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但五胡乱华时期,冉闵的屠胡令的确遏制了胡人肆意屠杀汉人的暴政思想。只要知道这点就足够把他推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