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4章 大唐缺的不是人材(红八月,呼唤月票啊)_调教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我还告诉李叔叔,每一节课,每一位弟子都需要把自己对师长的话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之后记下来,是为笔记,以便于自己以后所用。如果有什么不懂,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笔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以期能获得解答。

  “小婿以为,天下学生千万,可其所学之物,不过诸子百家,多数之人只闻其言,难解其理,何也?不外是师不解惑,只究其言也。”我有些愤然地道。虽然大唐初时,不光是儒家学说,其他诸子百家也皆尽列为读书之人所应阅读的经典,比如《道德经》、《周易》、《诗》、《书》、《春秋》等等。

  但是很多为师者,都是半吊子出身的家伙,自己原本就是学生,考不上了科举之后,以教书授徒为业,很多人对于典籍的理解过份的狭隘,甚至有许多人读书不求甚解。照这么下去,读来读去,教育出来的只有一帮子死脑筋的读书人。

  李叔叔倒是听得一脸的凝重之色,边上的李治一脸崇拜地听我在这儿忽悠他爹,而李明达也同样是一脸的仰慕之容,废话,论起讲大道理,大唐我还没碰见过对手。

  “所以小婿以为,我大唐并不缺人材,缺的是教授人材,教育人材的师者。”我最后作出了总结。

  李叔叔抚掌轻叹:“贤婿之言,令老夫着实是茅塞顿开啊,不说其他,以贤婿为例,老夫便可查知其优劣也。唔,世有伯乐,尔后有千里马,此言非虚也。”李叔叔感叹是感叹了,不过,里边的课程还在继续,李叔叔也起了吹牛的心思,继续朝我问道:“照贤婿看来,此事何解?”

  “小婿就是正为此事而忧,小婿不敢说自己是伯乐,却也算得是一位良师,教授的学生虽然不多,不过也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小婿以为,若是要改变当前我大唐的此种风貌,首先一点,就必须由小及大,由点而面,一步一步的来,故尔小婿才一力向岳父大人请建曲江书院,便是欲以此为契机……”我低下了嗓声,把我的想法全盘托出。

  “师范?”李叔叔一愣,一双鹰目眨个不停:“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骥,历年滋多。师范二字,出自《后汉书.赵壹传》。”

  “岳父大人不愧是我大唐读书人之典范,正是出自后汉书,小婿以为,为师者,必有两点,一者,学高为师,二者,身正为范,正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之理也。”本公子先小拍了下李叔叔的马屁,旋及显摆了起来,嗯,本公子为了不负学术大家之名,每天都挨老爷子精心教育一两个时辰,诸子百家的典籍不敢说不会,至少,很多我所需要的知识总能及时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学生以为,如今我大唐并不缺读书人,也不缺人材,缺的是发掘人才,发现人材,提高人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