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2章 赌约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2章赌约

  “哗啦。”

  徐容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书的右侧,放着本崭新的笔记本,以用来记录史学材料当中的关键信息。

  他并非冲着某一个人物去的,像周朴园、鲁侍萍、鲁贵,他们出生于十九世纪末期,成长的整体社会环境、自身所在的阶层、家庭氛围,形成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和价值观念。

  而相继,他们又成为了周萍、周冲、四凤、鲁贵等人的“家庭氛围”。

  他需要了解周朴园作为一个留过洋的知识分子却保持着封建家长的做派、繁漪和周萍总是觉得“气闷”的浅层原因,至于本质,他不去探究,他既不是史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那些不是他需要去研究的课题。

  “吱呀。”

  人艺,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院长张合平带着副院长濮存晰以及刚刚赶到的任明走了进来。

  会议室内,《雷雨》剧组的演员、创作人员乃至舞台、音响工作人员,都已经全部到齐。

  张合平感受着会议室内落针可闻的压抑氛围,两条稀疏的眉头挑动着,道:“怎么了是,一个个都跟斗败的蛐蛐似的,演砸一场没什么,重要的是,得知道为什么演砸了,要怎么改进。”

  他说着,看向在坐的其中一人,道:“小冯,把录像放一遍吧。”

  “好的院长。”

  和在坐的众人不同,张合平并非人艺成长,他是编剧出身,过去主要从事影视行业,他相当熟悉影视市场的脉搏和规律,比如提出并通过实践,验证了“贺岁片”这个概念的可行性。

  而之所以跑到人艺来当这个院长,也是他自己要求的。

  他是个爱看话剧的人,近些年,他眼睁睁地看着人艺一路下坡,心里干着急,却是没半点办法。

  两年前,眼瞅着离退休没几年光景,多番运作之下,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了人艺。

  话剧没有没落,从这几年一路走高的票房可以看出,话剧在千禧年之后,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没落的只是人艺。

  为了重铸人艺的荣光,他到任之后,亲自去请来了早已从人艺出走的愤青大导林召华,排了《窝头会馆》。

  去年,《窝头会馆》的票房大获成功,而在文学界,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

  在平时,他为此感到自豪和得意。

  他不是人艺土生土长的人艺人,但是,他坚信,人艺必然会在自己手上重新发扬广大。

  在来人艺之前,他已经定下两点思路,事实证明,国话吸纳大牌影视明星加盟的思路不可取,名气固然能带来短暂的票房,但是留不住观众,更赢不来口碑。

  他的两点思路,其一就是把人艺的经典剧目重新搬上舞台,如《茶馆》、《雷雨》、《龙须沟》、《BJ人》等,因为相比于其他剧院,人艺具备天然的优势,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作者,都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