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4章 谁不让我进农庄,我就跟谁拼命!_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4章谁不让我进农庄,我就跟谁拼命!

  秀才名字叫李成成。

  多少还是会点算学的。

  主要是读书读多了,心思杂了,都不在经义文章上面,几乎是什么书都看过,各种游记,杂学,道家的经典,算学都是看过。

  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就是不怎么精通吧了。

  当然,李成成不知道的是,他这个价格已经是很低了,在京师一个会算学的读书人价格已经是来到了三千块钱。

  除了算账之外,还有就是算税。

  这个税,你要是交的少了,有什么偷税漏税的行为,朝廷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惩罚力度也是极高,可是如果你多交了,不好意思,朝廷人手不够,没发现你多交了。

  不过,伱还是可以跟朝廷上诉的,说明自己是多交了,朝廷也会给你退钱。

  如此一来,精通算学的读书人立刻就开始变的炙手可热起来,这一个一个就算是不去科举,不去当政务员小日子也是过的相当不错。

  李成成立刻撒了欢的就去找周奎。

  开始卖弄给自己的算学本事,然后,成功的就被周奎聘用,随后就是搭建厂房,在这附近的除了周奎的玻璃厂,还有就是水泥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专门生产和设计马车的厂房,还有一个专门的烧砖厂。

  新政到河南,河南必须是要支棱起来,也必须是要富裕起来的。

  山东和京师这都是一个好例子。

  百姓手里头有余钱了,也开始追求一些高质量的产品。

  他们有了消费能力,对于商人来说,自然是极大的利好。

  京商,鲁商,浙商,徽商,晋商一个个都是屁颠屁颠的开到了河南,有人要采购来年的粮食,也有人要采购来年的棉花,还有人直接开始开纺织厂了。

  新政一来,具体的政策还是没有完全的执行下去,仅仅只是一个风声,立刻就是吸引了大批的商人过来的。

  谁都看的出来,这个河南跟陕西和山西的情况是大不一样的,这里本来就是粮食大省,一旦发展起来是绝对不会逊色于京师和山东的。

  不早早过来,吃屎都是赶不上热乎的。

  而周进勇过来也是带给了市场信心,这个人是亲商的,虽然不贪银子,但是,他对商人的政策却是极好的。

  这河南做生意的利润太大了。

  就以现在的晋商来说。

  晋商要把从河南这边可以用低价来收购粮食卖给蒙古,再从蒙古这里收购大量的羊毛制品,卖到中原,卖到北方就能大赚一笔,如果,北方这边弄出来了毛衣,就可以继续卖给蒙古,又是可以大赚一笔。

  不只是蒙古,有些辽商还是敢把这些毛衣直接卖给皇太极。

  没错,虽然损耗的是女真人的资源,虽然女真人被迫开始使用大明宝钞,但是,天这么冷,你爱买不买。

  如今,蒙古对于大明的经济依赖也是十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