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九章 什么是大局_一品布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勇,二无英奇之略,我想不明白,你仅靠着反反复复,投机取巧,便想着做一方诸侯了吗。”

  “徐兄,我是征北将军,家国的事情,我比你还要懂。在长阳的时候,我便说过,你等同于吾的义弟——”

  “闭狗嘴!”司虎又是一声爆喊。

  赵青云怏怏收了声。

  “我只讲一次,让开河州,你可以做狗缩在河州城,但很多人不愿意。”

  “徐兄,我说过了,边关无战事,狄人早就退了。否则,我早就上报长阳了。再者,我听说你已经辞了宰辅之位,以布衣之身聚起数万大军,乃是叛乱谋反。徐兄,悬崖勒马啊。”

  叹出一口气,徐牧已经基本确定,赵青云真有了投狄的心思。

  他冷冷地挥下手势。

  “前进二百步,步弓抛射!”

  身后四万人的大军,迅速动作起来。

  原本刚算好距离的赵青云,猛然间怔了怔,急忙调转马头,想着后军变前军,先遁逃出一段距离。

  但狭长的地段,回马的动作,明显是赶不及。待三拨的飞矢抛落,便有三四百人的轻骑,连人带马栽倒在地。

  赵青云咬着牙,冷冷抬起头,“徐兄,你想清楚,你再往前行军,河州若是不让,你过不去的。”

  “当初我带三千人入北狄腹地,你让了吗!”

  赵青云顿在原地,一时间,声音变得颤抖起来。

  “回、回河州,大军先回河州!”

  蓦然间,两万人的大军,都不敢冲锋一场,便急急地折返而回。

  “牧哥儿,怎的不追。”

  “虎哥儿,跑不过马的。”于文无奈吐出一句。

  徐牧心底也微微遗憾,冷兵器的战争中,上一世脑子里的知识,他最看重的,莫过于是骑军。

  只可惜,从老关一路过来,这随军的五百匹烈马,还是常四郎费尽心思凑的。

  “徐将军,我等现在怎办?真要继续往河州去?”

  驼头山虽然有越过河州的险道,但上一次,青龙营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卒,过险道时,尚且还死了不少人,眼下的这批大军,实则更有许多新兵,真要再去走险道,估计会摔死更多。

  再者,时间太慢了。

  刚才赵青云的模样,啰嗦一大堆的,徐牧只听清楚了一点。这狗东西,在隐瞒边关的战事,为北狄人入关争取时间。只能说,这故人小校尉,是真有了投狄的心思。

  ……

  “七个定北将,三个外州的王爷,还有我这个大反贼,再加上许许多多的溃军头领,闹着要劫富济贫的侠儿堂主,储粮募兵的世家门阀。”

  “大纪又乱了。”

  常四郎背着梨花木亮银枪,抬起头,看着不远处的长阳。

  “我猜金銮殿里的袁安,肯定又在骂了,说我们这些人无父无君,不顾全大局。”

  “什么是大局?”

  “大局就是老子敢发誓,让天下百姓都有饭吃,他敢吗?”

  “他不敢。这天下间最难看透的,便是人心。我心疼小陶陶。小陶陶应该早有了预料,非不得已,才让小东家走了第二条路。”

  ……

  皇宫里,袁安又哆嗦着身子,在金銮殿外站了大半夜。有公公走近,颤栗着帮他披上一件绣着金龙的大氅。

  “朕是昏君吗?”

  “不是……”

  “朕并无做错,是皇叔做错了,他不该把一个酿酒徒捧得那么高。朕和那个布衣站在一起,那些百姓都会看着他,而非是看着朕这个皇帝!”

  袁安似乎忘了,徐牧破长阳的首功,可是一刀一剑,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

  “皇叔当年约莫是不想带我走的,在屋子里想了一夜。”

  “朕是皇室遗亲啊!说什么顾命大臣,朕都二十三了,还要让人牵着鼻子走不成?若是后世的竹书,说朕是个傀儡之君,岂非是要冤死。”

  在旁的公公不敢答话。

  “那些人无父无君的。那些外州王,那些定边将都不听朕的话,朕手底下只有不到五万的救国营,他们想我怎么做?”

  袁安哭了起来。

  “他们都以为呢,以为朕不想御驾亲征,万世流名吗。”

  “去告诉陈长庆,便说朕答应了,让他赶紧过来,商议迁都暮云州的事情!”

  “朕、朕要慢慢、慢慢……徐图霸业。”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