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_遨游影视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容易。

  怪不得他后来也中举了,尽管没考上进士,但不到二十岁的举人足以明他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得到夸赞的盛长枫,洋洋自得坐下,仰着脸看向盛长柏和黄青。

  盛长柏是个稳重的性子,等了半,见黄青没反应,他才起身作答:“夫礼之初,始诸人情,视其所安者而为之节文;和为和谐。此句可解为:从人情出发定制礼节、仪式,令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盛紘琢磨了一下,拍手称好:“长柏解的妙!这是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了。甚好,甚好!”

  “父亲谬赞,孩儿的学问还差得远呢。”盛长柏依旧冷静自若。

  “不必如此,为父似你这般大时,确没你理解的这么深刻。”盛紘开心呐。

  儿子年纪有这般见识,确实是个读书种子,长枫未来中不中不好,但长柏如果不中,那实在没理。

  我盛家,不久后就会三代进士了。

  家族昌盛,指日可待!

  开心了一会,盛紘又转头看向黄青:“水之以为如何?”

  黄青听懂了他的意思,刚刚盛长柏的解释,已经是现在读书人对“礼之用,和为贵”的主流观点。

  盛紘不相信他能有什么新义,之所以问黄青如何,一方面是炫耀儿子,另一方面也抱着让他主动认输的意思。

  只要黄青顺势夸赞长柏,就能缓解拿不出新义的尴尬。

  可黄青偏偏不让他如愿。

  读书人最尊重的是学识,而不是圆滑。

  他故作沉吟,就在盛紘准备再给他台阶时,才扬声道:“礼,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和,从容不迫也。”

  盛紘愣住了,仔细品味,越品越觉得深奥,越品越是觉这个解实在太精妙,甚至让他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此刻,他都有些嫉妒:这种能开创一代理念的新解,怎么就不是我总结出来的!

  这不是黄青原创,而是南宋朱熹——“程朱理学”代表人物,被称为朱子的一代理学大家所言。

  朱熹也认为礼是人情,但角度却从理与人欲出发,阐述礼乃宇宙规律和法则在人事上的体现,是人情事变的仪式和礼节。

  瞬间就把主流认为的礼,给提升了一个境界。

  而从容不迫更是解得妙。礼的本身有其严肃性,然而它都是出自人情自然的道理,所以它的用,必须从容不迫,才显得可贵。

  盛紘沉默半晌,端起酒盏主动敬了黄青一杯,作为读书人,他敬的是学问。

  “水之大才!似这般道理,是汴京最新流行的?”

  他还是不相信,这个解出自眼前没到志学之年的少年之口。

  黄青则显得泰而不骄,洒脱陪了一杯道:“此乃子近来读书略有所感,还是第一次出口。”

  盛紘定定看着黄青,心中不知为何,闷的厉害。略有所感?那你认真钻研还不得立地成圣?

  桌上其他人学问不到,都不懂盛紘为何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