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大宋物流_遨游影视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贱过猪羊肉,却也能大大降低。

  其他的货物也是类似。”

  这个其他“货物也是类似”,让仁宗琢磨出味道来。

  他本就聪明,又当了三十多年皇帝,什么新奇事物没经历过?所以黄青稍一点拨他就想到相似的组织。

  “物流运输类似于递铺?只是把公文和军情奏报换成了货物?”

  宋建国之初,对以往的邮驿制度进行了改革。传统的“驿”保留了接待过往官员,为他们提供食宿和马匹等用具的功能,而通信的职能则交由新建立的“递铺”。

  一般情况下,每隔10里设一递铺,最多不超过25里。普通公文由步递传送,日行200里。事关紧急文书、特殊盗案、上报朝廷的重要文报等,一律由急脚递传送,日行400里。马递的程限有300里、500里,军机文书及赦免罪犯的文书日行500里,一般紧急机要文书日行300里。

  只是政府机构嘛。克扣和高压政策总是难免的,而且递铺的“快递员”又都是厢军,更加没人权,动不动就会因为超时和丢件被追责。

  要是“快递员”敢把“快递”随便丢在哪个代收点,一准被砍头。

  从这可看出,现在的快递员比大宋的同行幸福太多了。

  尽管递铺和物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为了方便仁宗理解,黄青也只好勉为其难的在递铺基础上解释物流的运作。

  最后他直白道:“姑祖父刚才所言有人模仿商超,在侄孙儿看来却是好事。如果商超无人问津,那才会真的赔了。”

  “何意?”仁宗更听不懂了,没人抢生意反而会赔?

  黄青干脆凑上前,拿出纸笔摆在仁宗面前,先写了“消费者”,指着三个字道:“汴京作为都城,其消费水平高于其他地方,百万居民日常消费每月大概一贯,一年就是上千万贯。而这些日常消费的东西大都是从外地运送过来。”

  仁宗点头,这和开封府统计的数据大差不差。

  黄青在“消费者”后画了一道直线,上面写着“商贾(渠道商)”,又道:“但这些日用品都是零散商家一点点运送来的,路上要经历吃拿卡要、灾人祸,所耗颇多。甚至一千万贯的商品,在其产地需要生产两千万贯的货物。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会如何?”仁宗一字一顿地问道。

  黄青在直线的另一端写上“生产者”,然后画圈圈住“生产者”和“消费者”。

  “商人为了利润,只能把一路的损耗转嫁给生产者以及消费者,所以他们会拼命压低收购价格,同时抬升售卖价格。

  致使生产者辛辛苦苦一整年只能勉强果腹,而消费者手里的银钱在买了日用品后也所剩无几。”

  仁宗长吐一口气,阴沉道:“商贾利欲熏心,该限制!”

  黄青无语,他算是彻底服了这位千古仁帝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