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0章 指点崔颢写《黄鹤楼》!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天,船抵江夏。

  十多年前,孟夫子将游广陵,李白在此送行,并写下《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篇。

  一时间格外感慨,对江森道:“我们且登黄鹤楼去!”

  江森一想,这是名楼,人流量肯定不小,刚好带货!

  黄鹤楼的修建最早可溯源至三国。吴国擒关羽、夺荆州之后,为防蜀国报复,孙权于地势险要的蛇山筑了一座方圆二三里的小城,取名夏口城,然后在夏口城的一角修了一座用于瞭望守戍的“军事楼”。

  后来三国归晋,此楼已经没有太高的军事价值。但是夏口城却成为南来北往官商行旅的必经之路,作为城内当时的唯一一座俯瞰长江的观赏楼,很多文人宾客在此宴客、会友、吟诗、赏景,此楼逐渐成为一大胜景。

  原本此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不辨“鹄”“鹤”,以讹传讹,遂成事实。

  乃至南朝祖冲之煞有介事地在他的志怪小说《述异记》中讲述“驾鹤之宾”的故事,后人再演化,就真有仙人在此“驾鹤升仙”了。

  由此可见,要是科学家玩起“迷信”来,后果很严重……

  在陈成的时代,黄鹤楼是国内最坑景区榜首的常客,招引无数人去诋毁,80元的价格就看一个楼,特么还不是原来地址上建成的,特么还有电梯,不来呢后悔,来了呢,更后悔!

  但在开元年间的此时,黄鹤楼应当是他有史以来最繁华富丽的时候,自古说“国运昌则楼运盛”,而且李白《望黄鹤楼》、王维王老师《黄鹤楼送康太守》、孟夫子《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中写到的,都是这一座。

  登临楼上,望着下面的滔滔江水,心中会想到许多东西。

  古往今来,多少人和他一同踏足在同一片方寸之地上。

  也难免会想到千年以后在这里发生一场大疫以及多少个不能出门的日子。

  好在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最终取胜的,仍然是我们。

  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眼看着时间不早了,就准备离去了。

  正欲归去之际,忽然听到有人吟诗的声音:

  昔人已乘白云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陈成闻言一愣,脱口而出:“不应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么?”

  是的,说《黄鹤楼》,又怎能少得了崔颢这首大名鼎鼎的《黄鹤楼》!

  甚至李白天宝年间再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羽《沧浪诗话》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如果说《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不符其实的话,那么以《黄鹤楼》为全唐第一,当真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后人统计,此诗古代选本选录次数第一,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