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0章 指点崔颢写《黄鹤楼》!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代评点次数第一!

  对陈成来说,也是耳熟能详,熟稔至极的。

  人家一念错,能不赶快纠正吗?

  陈成回头一看念诗者,四十来岁的年龄,沧桑大叔。

  对方听陈成挑他的毛病,有些奇怪:“怎么,小兄弟有所见教?”

  “不敢,不敢。”陈成不知为何,下意识觉得此大叔绝不简单,呵呵干笑两声:“随口一说罢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大叔念叨了两遍,自言自语:“这首诗我作了十几日了,总觉得哪里不好,我是改来,改去。不过,却是没想过要改这第一句……”

  陈成大吃一惊!

  他还道这大叔是什么路人,哪知道竟然就是作者本尊!

  那岂不就是崔颢?

  既然这首诗此前不见流传,那就是还没写出来。

  而这诗的确是大约开元末年到天宝初年某一年的春天写的——

  毕竟李白和孟夫子来的那一次,他可没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但他下一次来,这里就已经被崔颢霸榜了。

  “晚生颍川陈苌,见过崔前辈!”

  对方也有些惊讶:“陈苌?是那个小神童么?”仔细打量了他几眼。

  陈成有些赧然。

  崔颢奇怪:“你是如何知道——我是谁的?”

  陈成一呆,对啊,人家这黄鹤楼才写出来,我怎么能通过这首诗而知道他的?

  正不知如何解答时,崔颢却好像自己想明白了似的,笑了:“汝父是颍川陈不器吧?”

  “嗯……呢。”陈成木讷地点点头。

  “我是开元十一年中的进士,汝父恰比我晚一年。”崔颢回忆道,看样子把陈成认识自己的原因想到父辈那一层关系上去了。

  他能这么想正好省得陈成解释了,不过你们哪几届出的大神还真多——就属我们家老陈最不顶用。

  崔颢生在汴州(开封),原籍博陵安平,出身正是“博陵崔氏”,开元十一年考中进士曾担任许州扶沟县尉等职,官位一直不显,所幸辞官不做,游历天下。

  崔颢询问陈兼的近况,得知他也辞官不做了,隐居故乡,十分感慨。

  陈成自然知道那是对“朝中有大奸之人”的无奈。

  “回故乡好啊,落叶归根么。倒是我,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回过汴州了。”一时间语调悲凉,乡愁在心间漾起。

  陈成同样也是,虽然他现在也闹不清,他的故乡到底是在哪里?

  是颍川,是房陵,是泗阳,还是洛阳与长安呢?

  除了房陵,都是他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两个人对着黄鹤楼下的风景,默默无语地静立了一刻。

  崔颢来到栏杆前,拍打着栏杆念到:“

  晴川历历汉阳树,

  春草青青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在?

  烟花江上使人愁!”

  念完自言自语:“唔,本来是一首绝句,现在成律诗了。”

  陈成:“……”

  不是吧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