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4章 天可汗是怎样炼成的!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褚遂良题字(哪里都有你啊,不愧贞观第一小抄写员!),故而“留名凌烟阁”成为大唐功臣们的最高荣誉。

  凌烟阁上已经有这些功臣的大名,再把他们刻在岭南的“芙蓉石山”上,似乎也只是锦上添花。

  钟矩的私心恐怕是,他要李世民的大名刻在岭南的每一座山峰上,让后来人都记住他。

  毕竟没有这位“天可汗”的恩照,哪来我们岭南人今天的幸福生活呢?(陈成:如果我不是知道十几年前岭南还在李隆基的治下发生过大叛乱,那我就相信你了!)

  “陈兄弟深知我心!”钟矩听到陈成说得分毫不差,感慨不已:“如此知音,好生令人开怀!”

  陈成心想:还有得着猜嘛,你那副太宗脑残粉、大唐爱国好少年的样子再明显不过了好嘛!

  我以前当小粉红的时候恐怕跟你也差不多。

  “不过呢,‘天可汗’那段是你说的。”钟矩羞赧道:“我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陈成:“……”

  好吧,我果然还是过分解读了吗?

  毕竟不像后世,“民族政策”根本不是大唐教育的重点,所以“天可汗”也没有后世教材里说得那么突出,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这是历代大唐天子都有的一个称号而已。

  经过陈成的解读,钟矩的诗,从让人一头雾水,变得反而“光芒万丈”起来,甚至令始安七少这些少年们想到大唐先辈们的英雄事迹,血脉贲张。

  唯有大钟钟规一脸怨念地看着陈成:

  你都帮我弟弟“过分解读”了,那干嘛不帮我一把?

  你说你不帮我解读也就罢了,还特么狠狠地打压我一把?

  搞得我和老弟的诗歌水平,原本在伯仲之间,现在在众人和大诗师面前,倒显得我和他云泥之别似的!

  我冤啊!

  果然老弟天天说你好话是有好处的……

  面对大钟的幽怨,陈成无言以对,事实上,让他对大钟诗作言辞不客气的症结,不在于大钟,而在于李隆基啊!

  别看陈成把小钟的诗好好夸奖了一番,事实上在他的心中,仍然不认为小钟的诗达到了平日的正常水准。

  打心眼里,陈成就不觉得拍马屁的诗能有多好,无非是拍马屁的技巧高低而已。

  大钟写得直白,让人觉得假大空,觉得浮夸;

  小钟写得隐晦,又加入很多联想的东西,更有趣味,但仍然是歌功颂德诗。

  对待君王,你们就是这么肤浅的态度吗?

  陶李罗三人,抓住三个亡国之君大加挞伐,比他们本人还伤心丢了江山;

  大钟小钟,则是把李世民、李隆基两位大唐皇帝捧上天,他们俩的江山坐得稳固,钟氏兄弟比这二位皇帝自己还要开心,还要振奋。

  你们的代入感未免也太强了吧!

  对于小陈我来说,君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是或血缘,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