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2章 陈大诗师的智慧诡辩术!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怡神悦志的作用,渲染得恰到好处,在给旁人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把人带进悠远绝世的佛门世界。

  让人感觉似乎修佛参禅,就应该在这样“深山藏古寺”的环境当中,而不是西庆林寺那种人头攒动、香烟缭绕、诵经声喧天的超级大寺之中。

  倒是最后的尾联没有再展示陈某人高超的“仿作”技巧,只是叙述了一件简单的事:

  偶然来寻找残旧的碑文——(碣,圆顶的石碑)

  只可惜散乱零落,前人的字迹早就荡然无存了。

  这一下子就让这场佛寺之旅画上了一个有点遗憾的结尾,就如同世间大多数事情一样,并不完满。

  就好像孟夫子《与诸子登岘山》中的结尾“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一样,古碑在或不在,存与不存,对人的心境影响不大。

  看到了有碑,想到古人事迹,感动得落泪;

  看不见古碑,想着古人那么辉煌终究远去,依然落泪。

  反正就是我想哭,你不要管我什么理由。

  诗人就是一种情绪动物,你别指望能摸得清我的脉搏。

  全诗终结。

  不得不说,陈某人在这首诗中实现了他来的路上立下的“Flag”——

  写出一首代表他是王孟二位贤师传承的五律来。

  不仅有二位老师的影子在,同时也有常建的禅意、刘慎虚的“运镜”,加上与梅英卫、邓铎、五律派门人们战斗当中汲取的经验。

  你们问我满意不满意,我是非常满意,并且给自己打100分。

  旁观者先前对陈大诗师的诗力有疑虑的,看完这首佳作,疑虑也就此打消,承认这位少侠的确有点“门道”。

  甚至看完他这首兴味盎然的诗作,反过头来再去看路承允大诗师的作品,就感觉路承允大诗师的诗有点寡淡无味,为了颂扬而颂扬,如果说张说、张九龄、贺知章写了很多“奉和圣制”的话,那么路大诗师的诗就可以说是一首“奉和佛制”或者“路氏礼佛赞”。

  皇帝英明不英明?英明啊!

  佛祖伟大不伟大?当然伟大!

  可是每天这么说,就有点浮于表象。

  就如同天天拍皇上马屁,用了多少典故,写来写去也还是“千秋万岁奉圣君”那一套。

  这么说来,从观感上,是陈大诗师胜了——

  可是一直避而不谈的就是,这轮写的是“佛诗”而不是“佛寺”。

  这就好像李隆基出了一首诗让你“奉和圣制”,那你只能照着御制诗溜须拍马一番,而不是自顾自来一首“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拍皇帝马屁有一套流程,拍佛祖马屁同样如此,你就是要歌颂佛祖的神通广大,博爱慈悲,而不是自顾自地写“记一次去破寺庙找破碑最后还没有找到”的小学生日记。

  诗的感官上,是陈大诗师赢了;

  可是内容与切题上,陈大诗师输得体无完肤;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